山东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2011-2015年)

2011-03-07 14:10:21 作者:xxbsxg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根据《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以下简称《科学素质纲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2011—2015年)、《山东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山东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结合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序言
自2006年国务院颁布实施《科学素质纲要》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各级各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联合协作、务实进取,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基本实现了“十一五”时期的发展目标。到2010年,我省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3.1%,比2007年提高了0.4个百分点,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有较大发展,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带动了全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高,科学素质服务能力得到较大提升。但是,我省公民科学素质水平与发达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科学基础教育与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科普资源整合力度不够、科普人才队伍基础薄弱、科普事业投入不足,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公民科学素质工作的积极性还需进一步调动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着全省公民科学素质的提高,成为创新型省份建设的重要制约因素。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经济文化强省和创新型山东,对公众科学素质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积极适应“转方式、调结构”和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战略部署的新形势,应对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维护社会稳定的新任务,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适应社会结构深刻变化的新要求,都迫切需要提升广大公民科学素质。认真做好“十二五”时期实施《科学素质纲要》的科学规划,进一步明确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阶段性目标、任务与措施,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危机感,坚持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努力开创全省科学素质工作新局面。
二、方针和目标
指导方针: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坚持“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指导方针,围绕工作主题,以提升服务能力为核心,以资源共建共享为抓手,以服务基层为着力点,完善体制机制,创新方式方法,活化工作载体,进一步推动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努力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不断开创科学素质成果全民共享新局面,为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工作目标:到2015年,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在“十一五”基础上有显著发展,公众获取科学技术知识渠道进一步拓宽,对科学技术的态度更加理性和科学,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得到提高,争取我省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不低于5%,达到世界主要发达国家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水平。具体目标要求:一是促进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突出“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工作主题,重点宣传低碳经济、防灾减灾、公共安全等知识,倡导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二是以重点人群推动全民科学素质整体水平持续提升。未成年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农民、城镇劳动者、社区居民等科学素质行动向纵深推进,科学素质水平显著提升,城乡之间、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科学素质差距逐步缩小。三是科学素质服务能力大幅提升。科学教育与培训体系不断完善,大众传媒、科普基础设施的科技传播与普及力度不断增强,科普资源更加丰富,科普人才队伍发展壮大,公民提高自身科学素质的机会与途径显著增多。四是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机制趋于完善。资源共享、奖惩激励、联合协作、社会参与等机制初步健全,公益性科普事业与经营性科普产业并举的体制逐步建立,工作合力不断增强,社会化工作格局基本形成。
三、五大主要行动
(一)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
着眼于完善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巩固农村义务教育普及的成果,提高农村中小学科学教育的质量,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和社会实践,重点宣传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等内容,培养未成年人良好的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增强对科学技术的兴趣、爱好和认知水平,引导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使其具备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综合实践能力。
1、强化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素质教育。加强幼儿园科学启蒙教育,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认知能力。实施新的科学课程标准,完善考核评价制度,加强监督指导。注重课程的综合性与连贯性,使科学课程和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核心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普遍提高,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切实提高农村中小学科学教育质量。
2、推进高中阶段的科学教育。鼓励普通高中开设丰富多彩的科学教育选修课,大力推进通用技术课程的普遍开设,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实施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工程,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面向农村中学生开展立足于工作和生活的职业指导教育。
3、广泛开展校外、课外科学教育活动,促进课外科技活动与学校科学教育的有效衔接。组织开展“大手拉小手”科技传播行动、科技专家进校园(社区、科普基地)、青少年科普报告百校行、“走进科学殿堂”、“青少年后备人才培养计划”等活动,实现科学家与青少年交流面对面、沟通零距离。深入开展中学生五项学科竞赛、科技创新大赛和“明天小小科学家”等青少年科技竞赛活动。继续组织实施“群英计划”,倡导建立青少年科学工作室。有效开发利用与学校科学课程相衔接的科普资源,深入推进流动科技馆进校园、科普大篷车进校园等活动,充分发挥科技馆、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科普教育基地、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等资源,开展科技教育培训和科普活动。
4、创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实施家庭教育行动计划,充分发挥家长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鼓励中小学校利用家长会、家校联系会议等形式,对家长育儿观念、方法给予指导,提高家长科学育儿水平。开办农村父母课堂,进一步扩大家庭教育知识普及覆盖面。深入实施“关爱留守儿童”活动,扩大儿童活动站的数量和规模。继续开展“牵手关爱、共同成长”主题活动。加大面向未成年人的公益性科技传播力度,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营造氛围、创造条件。
(二)农民科学素质行动
着眼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围绕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掌握和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发展生产、增产增收致富的能力,提高农村妇女及欠发达地区、贫困地区、革命老区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搞好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就业。
1、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民科技教育与培训。发挥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村致富技术函授大学、农村成人文化教育机构、科普学校、科普服务站、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等培训阵地作用,结合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农民创业培训、绿色证书培训、星火科技培训、双学双比、巾帼科技致富工程,有针对性地向农民广泛开展科技培训和技术服务。通过各级渔业技术推广站,向渔民广泛开展渔业实用技术培训。深入实施百万新型女农民培训计划,提高妇女发展现代农业的能力和水平。
2、继续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深入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和青年创业培训行动。因地因时因产业制宜,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培训。结合产业结构调整、企业技术改造和劳务输出的订单需求,精心准备“科技套餐”,开展定单式培训、菜单式教学、递进式培养,短、平、快地培养实用型技能人才。组织开展创业培训,加强项目开发、开业指导、小额贷款、后续扶持等“一条龙”服务,帮助农民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
3、开展群众性、基础性、经常性的农村科普活动。深入推进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社科普及周等活动,总结推广科技特派员、大学生村官兼任科普员、科技服务热线、科普之冬(春)、“三农”网络书屋等行之有效的做法,组织实施“生态环境宣传进农家”活动,向农民积极传播环保法律法规和生态农业知识。
4、加强农村科普服务体系建设。继续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示范县项目、生态家园富民工程、乡村清洁工程、三八绿色工程等惠农工程。建立科普惠农项目库,精心组织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和科普惠农示范工程,不断建立健全科普惠农长效机制。丰富拓展科普惠农工作领域,评选表彰 50个“山东省十大高效生态科普示范基地”,推进以“科普村村通”百强乡镇、星级科普教育基地评选表彰奖励为主要内容的“科普双百”工程,全面活跃农村科普工作。实行动态化管理,开展全省科普示范县(市、区)星级认证工作。
5、健全完善农村科技传播与普及网络体系。加强组织建设,发挥乡镇科协、村科普小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和各类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机构在农技服务中的作用。建立健全农村科普“站、栏、员”建设,建立专家咨询服务和志愿者队伍,组织开展“科普大使农村行”、“科学大讲堂”等群众喜闻乐见的科普教育活动。开展农村信息员培训,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和信息化服务水平。
(三)城镇劳动者科学素质行动
着眼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围绕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城镇化的要求,以学习能力、职业技能和技术创新能力为重点,提高二、三产业从业人员科学素质、进城务工人员适应城市生活的能力和失业人员的就业创业能力。
1、强化对劳动者科技教育培训的宏观管理。将科技教育内容纳入各级各类大专院校和成人教育的教学课程或培训教材;纳入国家职业标准,作为各类职业培训、考核和鉴定的内容。企事业单位要发挥主体作用,健全从业人员带薪学习制度,鼓励职工在职学习、脱产学习。
2、开展各种形式的技能培训。通过开展各类有针对性的再就业培训、职业资格培训和创业培训,加强对在岗职工、新成长劳动力和下岗失业人员等的职业技能培训。广泛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和岗位练兵活动,继续实施技工教育“十百千”工程、百万职工技能竞赛、“安康杯”竞赛、“金蓝领”培训等活动。加强技工院校、职业院校、城镇就业训练中心、科技培训中心、再就业培训定点机构等培训机构建设,形成广覆盖、多层次的教育培训网络。
3、做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突出创新能力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节能减排、服务业发展等主题。推动技师工作站试点建设,积极开展企业技能人才评价工作,加强国家和省级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建设。以提升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核心,形成一支门类齐全、技艺精湛、适应制造业强省建设和现代服务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队伍。
4、开展日常性职工科普教育活动。继续深入推进“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讲理想、比贡献”等活动,着力打造一批学习型、创新型、技能型团队。组织科技工作者开展技术交流、学术研讨、技术创新、科技咨询、金桥工程、厂会协作、专家服务、职工培训、科普车间创建等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继续开展山东省十大杰出工程师评选活动,推动企业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开展创新方法(triz理论)培训,进一步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充分利用企业实验室、产品陈列室等科普阵地,加大面向科技工作者的科普宣传。
(四)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
着眼于培养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执政能力,提升科学决策与管理水平,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和教育培训工作,促进学习型机关的建设,切实增强提高自身科学素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开展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技教育培训。贯彻落实“十二五”山东省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将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倡科学态度、讲究科学方法作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通过高层次专家报告会,抓好市、县(市、区)和乡镇(街道)党政分管领导、各级科技行政管理干部、科研机构负责人和国有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技术负责人等的科学教育培训。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要将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发展规划作为理论学习的重要内容,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自主培训时,突出对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素质培训。

[错误报告]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